133 0641 9704
发布时间:2022.11.08 分类:技术动态 点击:次
7月18日,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教育部高等学校仪器类专业教学指点委员会主办,西安理工大学承办,美国国家仪器有限公司协办的2017第4届全国虚拟仪器大赛决赛在西安理工大学美满闭幕。
历经剧烈角逐,西安交通大学代表队研发的身外化身―具有触觉与视觉反馈的体感机器人取得特等奖,深圳大学的魔方老师、北京邮电大学的电磁式盲文浏览器、西安理工大学的高层楼宇消防机器人等高校的作品荣获1等奖。另有几10所高校分别取得软件组、创意孵化组、工程利用组和职业技能组的各类奖项。
据悉,获奖选手分别取得1000⑵0000元不等的奖金,并有机会参加图形化系统学生设计大赛、赴美参加 2018 年 NIWeek获奖作品展现、参评年度仪器仪表奖学金,另外还将取得工业企业援助的奖品。
本次大赛承珍惜1草1木办方西安理工大学在现场设置了对所在领域目前面临的材料制约问题进行了系统梳理作品展现交换区,几10个参赛队伍逐一显现了自己团队开发的作品,并对前来参观的人群进行了详细的讲授。据了解,常州工学院研发的基于MyRIO因此的水下机器人可以完成深度100米内的水下视察和作业。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研发的混色3D打印系统,克服了目前桌面级3D打必要时可用黏度计丈量印只能打印单色的缺点。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设计的智能腰带,可以实现对老年人的安全监护。
据悉,在赛事以外,美国国家仪器有限公司(National Instruments,简称NI)将通过教育部-NI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给予参赛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给予合作支持。另外,协办方将陆续依托全国近10个城市的教育部-NI产学合作育人示范基地,针对参赛师生展开系列培训。
全国虚拟仪器大赛自设立以来1直致力于培养拔尖创新人材,在服务国家新工科建设中的作用也日趋凸显。目前,中国工程教育的范围居世界,但面临大而不强的局面。如何改变观念、创造条件以在窘境中突围?面对今年伊始教育部提出的新工科概念,高校、企业与行业协会应如何高效合作、协同育人?
围绕上述问题,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吴幼华、教育部高等学校仪器类专业教学指点委员会秘书长胡晓东、西安理工大学副校长刘军、NI市场副总裁AjitGokhale、NI亚太区市场总监Ryota Ikeda、NI 客户开发经理Steve Summers、NI中国院校计划经理潘宇接受了媒体的采访。
编辑点评
笔者在现场看到了许多基于人工智能的优秀创意作品。常州工学院研发的基于MyRIO的水下机器人吸引了大量参观者,这款机器人可以完成深度100米内的水下视察和作业。北京信息科技大学研发的混色3D打印系统,克服了目前桌面级3D打印只能打印单色的缺点。另外,还有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设计的智能腰带,可以实现对老年人的安全监护。